郑新奇,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项目博导。2009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班;随后推荐免试到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师从沈保根院士,从事稀土磁制冷材料及磁熵变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博士期间曾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中子研究中心访问学习,导师为著名谱仪科学家Qingzhen Huang研究员,主要开展粉末中子衍射方面的研究工作。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同年加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守国教授梯队,2019年晋升副教授,2022年获批项目博导资格,2023年获批“北科青年学者”称号。目前还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磁制冷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Rare Metals》青年编委、《稀土学报(英文)》青年编委及《金属功能材料》青年编委。
教学方面,讲授科目包括本科生《量子力学B》、《量子力学D》、《低维材料学》课程,研究生《材料物理性能》、《铁磁学与磁性材料》、《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现代散射与谱学技术》课程;主持本科生教改项目2项、本科生教材/讲义项目1项、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研究生教材项目1项,参编教材1部;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及最佳教案奖;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次。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为①低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②磁性反常热膨胀材料的研究;③稀土基合金的中子衍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1项、面上2项),主持博士后基金2项(面上1项,特别资助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子任务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项(面上)。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所撰写的论文先后入选2020年度IOP Publishing中国高被引论文及中国物理学会2019年度最有影响论文。长期担任Acta Mater,PRB,PRM,AEM,APL,JAC,JAP,JMMM,Intermetallics,SR,JMST,Rare Metals,CPB,物理学报,中国材料进展等期刊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