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冶金分离与过程强化梯队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稀土/稀贵/稀有/稀散金属湿法冶金分离;纳微结构表界面物理化学与冶金分离过程强化;绿色冶金与新材料研究;贵金属催化剂/锂电等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湿法冶金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Hydrometallurgy》期刊客座编辑,《Processes》、《Separations》、《有色金属(中英文)》、《矿产综合利用》、《中国有色冶金》、《绿色矿冶》、《黄金》等期刊编委。国家科技部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部冶金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领域专项专家库专家。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中国科协科技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评价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中国有色联盟专家智库专家。中国黄金集团科技委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专家智库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库专家。
1995年中南大学化学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南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导师陈景院士。2004年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导师陈景院士。1995-2005年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任主任研究员。2005年加拿大McGill 大学访问学者。2006-2009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导师吴瑾光教授和徐光宪院士。2009-2018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2012年、2015年法国Montpellier 大学、澳大利亚Melbourne大学、韩国Mokpo木浦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8月调入北京科技大学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和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业试验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科技计划、行业重点企业横向课题等近百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近5年8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8件,授权国际专利2件(美国和南非专利各1件)。主编出版《Hydrometallurgy》专辑1部。参编《化学工程手册》(第三版),撰写专章2章。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数十项,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工业示范生产线六套。获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代表性成果:1)发明气泡支撑有机萃取剂油膜大相比萃取新技术,突破传统萃取冶金技术无法用于经济处理极低浓度稀溶液瓶颈,解决了低浓度稀土和贵金属复杂溶液高效萃取富集和分离回收难题,已用于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液中萃取富集和分离提取极低浓度中重稀土,用于从工业废水高效富集回收低浓度稀贵金属,获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2)发明液-液-液三相萃取分离新方法,为解决复杂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多金属共存复杂溶液分离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已用于镧系稀土分组分离、失效汽车废催铂钯铑分离、青海盐湖卤水锂硼镁铷铯分离。3)提出加压浸出全湿法处理低品位铂钯硫化矿、加压氰化从汽车失效废催回收铂钯铑创新工艺,突破传统火法技术框架,实现国际上首例全湿法处理铂钯硫化矿,已用于云南金宝山铂矿,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